专家提醒:七种异常步态需警惕 |
通俗地讲,人的下肢有3个关节,即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3个关节的中心应在一条直线上,一旦这些关节出现问题,原有的步态就会发生变化。有些典型的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作出诊断。
七种异常步态需警惕
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大部分人误以为这一表现是下肢或关节出了差错,其实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高抬腿步态
走动时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门槛之状,又称跨越步态。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所致。此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摇摆步态
走路时患者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躯干都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在行走,又称鸭步。这种步态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者。
足跟步态
迈步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为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此步态可见于胫神经麻痹、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病症。
画圈步态
走动时表现为患腿膝强直僵硬,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钩。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直腿蹭地并向外侧画一半圆前进一步。由于此步态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者,所以又称偏瘫步态。
拖腿性跛行
行走时,健腿在前,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本病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保护性跛行
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于下肢受伤者。
此外,临床中常见的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型颈椎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病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走路姿势,这是因为人在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长度、骨骼密度、视觉灵敏性、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体重、肌肉或骨骼受损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细微的差异。正常步态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脚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训练步态六法
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对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退变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健美优雅的步态。有的人穿高跟鞋走碎步,有的人挥动双肩走正步,还有的隔很远的距离就能听见他(她)的脚步声。从专业角度看,穿高跟鞋走路,脚的姿势不自然,必须使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保持平衡,因此容易疲劳。如果鞋太紧,每走一步,脚就会感到痛,这也会影响正确的步态。因此,应该少穿高跟鞋,多穿中跟或平跟鞋,这样既省力又有弹性。要矫正不良步态应尽量少坐车,每天坚持步行。走路时,需保持昂首挺胸、肘部稍屈的姿势。
专家总结出一套训练步态的方法,效果很好,读者不妨试一试:
1.用脚尖走路,腿伸直、双手叉腰、胳膊向后、挺胸抬头,每天10分钟。
2.慢走3分钟,注意全脚着地,屈膝。
3.平稳快走两分钟。
4.用脚尖走,身体重心从一脚移到另一脚,屈膝走50步。
5.脚尖先着地,随后移到全脚掌,膝部快速屈伸走30~60步。
6.用华尔兹舞步前后移动,旋转360度,华尔兹舞步转大圈3~7分钟。
这套方法坚持半年就能取到较好效果,对于扁平足也有治疗作用。
医药网新闻
七种异常步态需警惕
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大部分人误以为这一表现是下肢或关节出了差错,其实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高抬腿步态
走动时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门槛之状,又称跨越步态。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所致。此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摇摆步态
走路时患者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躯干都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在行走,又称鸭步。这种步态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者。
足跟步态
迈步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为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此步态可见于胫神经麻痹、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病症。
画圈步态
走动时表现为患腿膝强直僵硬,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钩。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直腿蹭地并向外侧画一半圆前进一步。由于此步态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者,所以又称偏瘫步态。
拖腿性跛行
行走时,健腿在前,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本病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保护性跛行
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于下肢受伤者。
此外,临床中常见的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型颈椎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病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走路姿势,这是因为人在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长度、骨骼密度、视觉灵敏性、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体重、肌肉或骨骼受损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细微的差异。正常步态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脚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训练步态六法
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对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退变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健美优雅的步态。有的人穿高跟鞋走碎步,有的人挥动双肩走正步,还有的隔很远的距离就能听见他(她)的脚步声。从专业角度看,穿高跟鞋走路,脚的姿势不自然,必须使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保持平衡,因此容易疲劳。如果鞋太紧,每走一步,脚就会感到痛,这也会影响正确的步态。因此,应该少穿高跟鞋,多穿中跟或平跟鞋,这样既省力又有弹性。要矫正不良步态应尽量少坐车,每天坚持步行。走路时,需保持昂首挺胸、肘部稍屈的姿势。
专家总结出一套训练步态的方法,效果很好,读者不妨试一试:
1.用脚尖走路,腿伸直、双手叉腰、胳膊向后、挺胸抬头,每天10分钟。
2.慢走3分钟,注意全脚着地,屈膝。
3.平稳快走两分钟。
4.用脚尖走,身体重心从一脚移到另一脚,屈膝走50步。
5.脚尖先着地,随后移到全脚掌,膝部快速屈伸走30~60步。
6.用华尔兹舞步前后移动,旋转360度,华尔兹舞步转大圈3~7分钟。
这套方法坚持半年就能取到较好效果,对于扁平足也有治疗作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 今年发病率略有下降 (2024-11-19)
- 中国疾控中心: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4-11-18)
- 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2024-11-15)
- 国家疾控局:儿童支原体肺炎这样防治效果好 (2024-11-13)
- 北方多地发病率上升,为何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 (2024-10-24)
-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科学增加豆、奶的摄入?专家详解 (2024-10-23)
- 世界骨松日:多机构为“管体重、强骨骼”支招 (2024-10-21)
- 秋冬季如何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中疾控专家解答 (2024-10-09)
- 专家破解高血压认识误区 教民众科学自测血压 (2024-10-09)
- 如何防治秋冬季易患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热点问题 (2024-09-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