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抽验和不良事件监测 |
![]() |
2015年1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抽验和不良事件监测发布官方解释,详情如下:
一、医疗器械的抽查检验适用哪些环节,抽查检验结论由哪个部门以何种形式发布?
答:医疗器械抽查检验针对中国境内所有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包括进口医疗器械在中国境内的进口总代理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抽查检验可由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抽查检验的结论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二、对医疗器械的抽查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如何申请复检?
答:当事人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检。申请复检必须在自收到检验结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申请。逾期视为当事人认可该检验结果,检验机构也不再受理其复检申请。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三、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如何上报?
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对所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开展不良事件监测,通过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平台报告发现或知悉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或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原则为可疑即报。

- 相关报道
-
- Nature:人类最大基因数据库上线!科学家解读近50万英国人的“生命源代码” (2025-08-08)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曹雪涛院士出任主编,中国免疫学会推出高水平新期刊,聚焦免疫与炎症 (2025-08-07)
- 《肝脏病学》:肝癌耐药的幕后推手曝光!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NEK7发挥关键作用 (2025-08-07)
- 唾液中竟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线索?PLoS One最新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关联 (2025-08-07)
- 央视揭水光针陷阱:打「不能注射」产品,用「消字号」麻醉 (2025-08-07)
- 祝贺!季强/徐星/周忠和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证实鸟类起源于恐龙 (2025-08-07)
- Nature子刊:溶瘤细菌来了 (2025-08-07)
- Cell:哈佛团队破解百年难题,AI设计出首个可溶性Notch激动剂,实现T细胞高效制造与免疫增效 (2025-08-06)
- 癌转移的“幕后黑手”找到了!《科学》子刊:没有它,癌细胞或将寸步难行 (2025-08-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