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专家警告,200年后男人或将灭绝

专家警告,200年后男人或将灭绝

  5月10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斯卡科贝克教授在英国《每日邮报》上发出上述警告,男性不育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男性不育与全球变暖一样重要,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男性”这一性别可能会在几代后消失。

 

  尼尔斯-斯卡科贝克援引多项研究结果称,在全球18岁-25岁的健康年轻男性中,1/5男人精子数量异常,只有5%-15%的人精子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正常标准。在那些苦恼于无法生育的夫妻中,约40%的主因在于男性不育

 

  近年来,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话题。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环境对生殖影响的国际研讨会,会上专家就曾发出警告,男性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密度已经由1950年的1.31亿个下降了62%。

 

  上海人类精子库主任李铮指出,2007年,上海精子库曾一度停止试管婴儿手术的预约。主要原因是预约手术的人太多了,精子库存量原本不富裕,人员也有限。

 

  李铮说,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男性精子的质量在下降。据估计,2004年,上海志愿捐精者的合格率不超过21%;10%的捐精志愿者在检查过程中被查出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约1%-2%的捐献志愿者被诊断为“无精”或“少精”。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男科主任医师曹兴午从1990年就开始关注男性精子数量。到2006年,他发现,男性精子数量平均下降了22%。“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长期穿紧身牛仔裤和化纤内裤、久骑山地车、将笔记本放在膝盖上长时间使用等。”

 

  曹兴午指出,吸烟、饮酒、熬夜、缺少运动、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对精子质量有“杀伤力”。而在人们经常接触的100种已知化合物中,有50余种对精子具有毒性。

 

  国外很多生殖学家认为,男性不育问题开始于胚胎期。英国米德兰生育服务机构医学主任吉利安-洛克伍德博士指出,虽然精子生成始于青春期,但男婴出生前后的几个月,却是精子生成的关键时期。

 

  2008年,美国有研究显示,怀孕期间吃太多牛肉的女性,所生的男孩长大后精子量可能较少,精子浓度也较低,患不育症的几率更高。这或许是牛饲养过程中,摄入了杀虫剂、激素或其他化学成分,最后经过食物链在母亲体内积蓄,然后作用于男性。同时,怀孕期间母亲的肥胖问题,暴露于烟、杀虫剂、汽车尾气等,都被认为会损伤男婴成人后的生育能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