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企业新闻 >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FDA申报迎美国合作药企!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FDA申报迎美国合作药企!

  医药网9月7日讯 天士力9月6日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士力北美与美国Arbor公司三方签署许可协议。Arbor公司将出资最高2300万美金的研发付款,与天士力方共同进行复方丹参滴丸((美国FDA临床研究申报代码:T89))美国FDA临床开发研究和药政申报;天士力方则将T89相关适应症在美国本土的独家销售权有偿许可给Arbor公司;产品上市后,天士力方可获得最高5000万美金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按照毛利分层提取最高可达毛利50%的销售分成(特许权使用费)。

  据介绍,Arbor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是一家专注于药品研发和销售的私有制药公司,目前销售超过20个NDA或ANDA批准的产品,主要包括心血管、神经科学、医院、儿科用药领域,另有多项产品正在开发中。

  1998年,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正式通过FDA的第一次临床研究(IND)申请,并于2006年再次获得FDA的IND批准,确定了预防和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SA)的临床适应症,2018年其又获得了FDA对另一新临床适应症的IND批准,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综合征(AMS)。根据此次公告,天士力将于近期在美国地区开展一个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验证性研究(试验代码:T89-08-ORESA),用于满足FDA对CSA适应症的药政审批要求。在美国地区开展的双盲、随机对照AMS临床研究正在美国加州高原白山地区顺利开展中。

  中药国际化探索

  在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中药企业的努力不可或缺。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依然不高,目前只是在海外某些国家或区域零散、局部、随机地开展若干特定的中医药产品贸易,尚未形成广泛可持续展的全方位发展模式。此外,中药产品主成分由于来源于天然物质,成分复杂,受种植环境和加工方式的影响较大,导致部分产品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都无法明确判断,这类产品(包含部分经典名方在内)的临床研究更是寥寥可数,这也是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相关部门的推动和中药企业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有部分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临床和上市批准。其做法或对计划涉足国际市场的中药企业有一些借鉴意义。

  美国:

  以化药新药为准入方向

  美国FDA从未把中草药作为一种药物来看待,都是以一种膳食补充剂来批准,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单味成分或结构简单的复方产品。

  因此,复方丹参滴丸另辟蹊径,希望以药品的名义获得FDA的批准。然而,FDA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只能按照化药新药的要求对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审评,要求提供详细完整的结构组成、生产信息、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原辅料来源、稳定性数据、非临床试验和临床试验结果等信息。加上其本就复杂的成分组成——丹参、三七、冰片相互发挥作用,要说清楚药理作用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进入FDA市场的先驱者,天士力集团只能摸索前行,前方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荷兰:

  做好质量控制和验证性临床试验

  地奥心康胶囊的国际化之路相比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走得快一些,从向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MEB)递交欧盟药品注册申请到最终获批在荷兰上市仅用了4年时间,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仍在于美国和欧盟两个药监部门监管体制的差异。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有专门针对天然药品和传统中药研究、注册和审评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和《欧盟传统草药专论》,这些指导性文件对于中药企业在欧盟的注册都有不小的帮助。

  文件规定,对于在申请日之前已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草药产品,可以进入简易审批程序,只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和验证性的临床试验,甚至只需提供相关的文献或专家论据来证明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便可以了。这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注册的难度和成本。

  地奥集团正是借助这一政策的优势加快了产品获批。地奥心康胶囊1987年在我国获批上市,2006年与荷兰应用科学院(TNO)合作为欧盟注册展开研究准备工作,2008年提交申请时已在国内拥有20年的安全使用经历。此外,建立了原材料穿龙薯蓣规范种植基地,并建立起一整套先进完整的检验检测设备和程序,以保证心康胶囊质量的优异稳定。2011年年底,通过基于循证医学大样本双盲临床试验,完美解答了评审人员对于药效和人种适用性的疑问,最终于2012年3月获得了荷兰MEB的上市批准,并且创造了中国医药发展史上的三个第一:全球第一个突破高纯度甾体总皂苷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我国第一个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性药品;世界上第一个获准进入欧盟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植物药。

  结语>>>

  中药产业的国际化,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天士力和地奥这样的企业,从基础研究做起,充分了解产品的成分、疗效和作用机理,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从容应对国际标准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RCT)和GMP现场审核。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药企业大胆研究、开拓创新,让更多的中药产品以药品的名义踏入国际化的道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