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发文 探索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 |
![]() |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20〕552号)。文中重点提到“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
众所周知,医疗领域应用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主要是医疗辅助、支持范畴,例如轻问诊之类,相关管理办法亦明确指出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只能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病复诊等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探索互联网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主管部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未参与,该文件发布也是在疫情防控下促进复工复产的基础上,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放开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对互联网医疗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放开首诊,互联网诊疗再突破
在此次疫情特殊时期,互联网医疗仅以轻问诊为主要模式,未入医保等难以满足医疗需求。为此,3月2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医院传统的服务开始延伸到线上,提供咨询、慢病复诊、慢病续方等,并且还接入医保,复诊业务将占据互联网医疗大头。
此前出于医疗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监管部门在规范互联网医疗诊疗行为文件中规定不能进行首诊服务,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事物,碰上特殊的医药行业,也只能缓慢前行,互联网医疗多在充当传统医疗的辅助工具。
眼下互联网医疗复诊业务开始步入正轨,对首诊探索也开始提上日程。首诊和复诊也并未有清晰的界定。依据此前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的说法,正在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及电子病历的数据库,能够把电子病历和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连接起来。不过在线开展复诊并开具处方,医师需要有患者相应的病历资料,即针对已经明确的疾病提供复诊服务。
这次疫情致使医院线下门诊受限,促使很多公立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预计未来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会是产业核心。分析者认为,首诊若放开,或是在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里率先落地试点。试点范围或在部分常见病领域,期待后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医保在线支付落地加速、允许部分常见病进行首诊、允许互联网处方药的销售与配送,甚至是提供给互联网厂商等同于医院的药品采购价等都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催化剂。
互联网首诊可以解决医疗资源与实际需求间的错配,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基层、偏远地区。卫宁健康在某平台答相关投资者中也表示,该政策预计确实会对公司所处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医疗构成重大利好。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迎来破局
步入2020年,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的咨询问诊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增长量接近160万人,涨幅达到31.28%。同时春节期间,医药电商活跃人数峰值达到148.21万,头部企业最高用户增长率为8.27%。
例如,卫宁健康称在疫情期间为1000多家医院开通了互联网问诊功能,截至3月底与实体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互联网医院约100家,一季度在线诊疗类服务超过36万单(如按日均服务量计算,与上年相比增长超过10倍);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7×24小时接诊平台,从疫情发生以来到4月8日期间,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知名互联网医疗平台包括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健康160、丁香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叮当快医等平台疫情初期就为公众提供各种线上问诊服务。
受一波利好消息影响,富途资讯4月15日讯,互联网医疗近日持续强势,阿里健康盘中创阶段新高16.98港元,现涨2.11%,平安好医生创上市新高94港元,现涨3.32%,盘中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但是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线上问诊模式咨询付费模式小、增值服务等其他收费模式转化率低,始终不能长久支撑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互联网企业一直未能取得较大发展的症结所在。
2020年在疫情防控下,医保支付端的加速落地,慢病线上复诊提速,催生了许多互联网医院。从中短期看,互联网医院将是整个产业的突破口。此次国家发改委提到的探索放开首诊,若未来放开对部分常见病的首诊,无疑会进一步利好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众多政策红利下,一直以轻问诊为主的商业模式迎来破局,互联网医疗产业未来可期。(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Commun:大脑“幕后操控者”现身!科学家揭秘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机体肥胖与代谢? (2025-07-09)
- Gut:四川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催肥肝脏”,为后续肝转移作铺垫的关键机制 (2025-07-09)
- 解读:制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利用于2型糖尿病医治 (2025-07-09)
- 《对于放慢推动普惠托育服务系统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 (2025-07-09)
- 青海实现“医保影像云”部署 完成影像查看成果共享共用 (2025-07-09)
- JAMA子刊:受教育程度高竟成AD负面因素?队列研究发现,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高与tau蛋白积累更快有关 (2025-07-09)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24岁或就埋下痴呆隐患!性格不好还易“加速”脑萎缩!两项研究:首次在24-44岁健康个体中检出痴呆风险因素;性格对脑健康很重要 (2025-07-08)
- 河北省医保局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08)
- 我国树立欠缺食物平安危险隐患外部申报奖励机制 (2025-07-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