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的毒性不容忽视 你想要第四次机会吗?张文泓的解读 |
![]() |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2022-01-16 17:43
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专访。在采访中谈及中国的战疫经验时,他表示很有信心:“如果我们速度够快,防疫就能走在病毒前面,就能赢得动态清零的每一场胜利。”张文泓表示,原则上,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还是治疗药物在新冠肺炎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在视频连接中,
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专访。在采访中谈及中国的战疫经验时,他表示很有信心:“如果我们速度够快,防疫就能走在病毒前面,就能赢得动态清零的每一场胜利。”
张文泓表示,原则上,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还是治疗药物在新冠肺炎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
就此,记者庄胜春也问了张文泓网友的问题:当女孩说害怕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回家时,该如何安慰她,为她加油?
“告诉她,这将是最后一个冬天,我们走吧。我们相信中国,相信世界,有这么多人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而明年的春节也不会这么冷。”
张文:划分“最不危险区域”有两个前提
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文泓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专访,就上海“最小风险区”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13日,上海报告2例本地确诊病例和3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均与该市11日报告的1例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有关。
上述5名感染者中,有3名是静安区豫园路228号一家茶店的服务人员。茶叶店被列为危险区域,也被网友称为“最不危险区域”。
张文泓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造成这种“精准划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前上海疫情非常早,传播链条清晰可见;二是跟踪到位,周边街区大部分人都没进过这家茶叶店。如果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社区沟通,则应相应调整风险区域的划分。“上海的精准防控,只要涉及到风险领域,就必须到位,同时也不能盲目扩大。”
奥密克戎的毒性不容忽视,未来半年输入风险应该还是很高的。
最近,中国的疫情在很多地方蔓延。从公布的情况来看,部分来自相对独立的海外输入。张文泓说,“未来6个月,输入风险应该还是很高的。”
在张文泓看来,奥密克戎的严重性正在下降,但毒性不容忽视。他的团队对奥密克戎病毒和德尔塔病毒进行了广泛的比较,前者引起的发烧不亚于后者。“从美国最新计算出的死亡率来看,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谈及中国的战疫经验,张文泓说,他很有信心:“如果我们速度够快,防疫就能走在病毒前面,就能赢得动态清零的每一场胜利。”
张文泓:新冠肺炎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有显著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疫苗作用的讨论。张文泓告诉记者,包括变异体在内的研究确凿地表明,新冠肺炎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有显著效果,尤其是第三剂疫苗可以将抗体水平提高几十倍。
“我对在今年年底结束新冠肺炎疫情仍有很大信心。”张文泓表示,原则上,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还是治疗药物在新冠肺炎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
无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只是病毒发生了变异。张文泓曾表示,如果新冠肺炎与其他冠状病毒重组,情况可能会更糟。在这方面,张文泓进一步解释说:“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件。我认为,我们在处理新冠肺炎问题上积累了经验。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样的病毒变异,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应对的。”
就此,记者庄胜春也问了张文泓网友的问题:当女孩说害怕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回家时,该如何安慰她,为她加油?
“告诉她,这将是最后一个冬天,我们走吧。我们相信中国,相信世界,有这么多人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会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而明年的春节也不会这么冷。”
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张文泓回答:“希望明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能团聚,每个异地恋的人都能拥抱在一起。”(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哈佛团队破解百年难题,AI设计出首个可溶性Notch激动剂,实现T细胞高效制造与免疫增效 (2025-08-06)
- 癌转移的“幕后黑手”找到了!《科学》子刊:没有它,癌细胞或将寸步难行 (2025-08-06)
- 中国细胞与基因疗法(CGT)研发趋势 (2025-08-06)
- Cell:高彩霞团队开发超大片段DNA编辑新方法,实现千碱基到兆碱基级的高效、精准、无痕编辑 (2025-08-06)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5)
- 胆固醇研究新进展:上海交大/南昌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食管鳞癌耐药新机制 (2025-08-05)
- Biosensors:新型蓝牙智能生物传感器,唾液检测乳腺癌新突破! (2025-08-05)
-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2025-08-05)
- 卓悦榜丨德达医疗荣膺"年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最佳企业"奖项 (2025-08-05)
- 《自然》:流感唤醒休眠癌细胞!科学家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和IL-6会诱导休眠散播性癌细胞表型转变,诱发乳腺癌肺转移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