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团队发现,XBB获得了一种新的低细胞致死率突变,与其他奥密克戎系突变株相比毒性偏弱 |
![]() |
新冠病毒的多种变体具有不同的致病性,这与不同毒株携带的不同突变有关。新冠病毒包膜蛋白(2-E)形成了一组五聚体蛋白通道,对病毒的致病能力有重要作用。
此前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包膜蛋白本身就足以在体内诱导细胞死亡,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甚至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样损伤。而奥密克戎包膜蛋白中的高频突变T9I被证实可降低病毒复制和毒力。
由此可见,新冠病毒包膜蛋白中的突变或许可以用于预测新冠病毒致病性的进化趋势。
研究者们筛选了Alpha、Beta、Gamma、Delta和Omicron各亚变体中突变频率 0.01%的突变,并分析了它们与细胞致死率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基于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的数据,共筛选得到92个突变,其中4个突变频率超过1%,2个超过90%。奥密克戎从 前辈 那里继承了31个突变,获得了7个新突变。
通过体外实验,计算细胞死亡与突变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就得到了不同突变包膜蛋白的细胞致死率,与野生型包膜蛋白对比,结果显示如下图,13个突变细胞致死率增强、51个突变细胞致死率减弱、28个突变不影响细胞致死率。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 医学》:按照膳食指南吃可能还不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即使遵照指南要求吃饭,多吃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重 (2025-08-06)
- 施一公团队发表最新PNAS论文 (2025-08-06)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3000余人追踪35年!JAMA子刊:心血管病发前12年身体活动已下滑,发病后运动量暴跌78%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