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科学家发现用于检测和治疗人类食管癌的新型RNA分子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5-29 16:34
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编码遗传分子或许在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肿瘤进展。机体制造蛋白质的遗传代码的不规则往往与癌变肿瘤发生有关,但大多数遗传物质所包含的元素功能,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那么非编码遗传物质的异常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健康,甚至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题为 Discovery and Ini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s Associated with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编码遗传分子或许在机体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肿瘤进展。
更具体而言,研究者发现,这些分子或能作为诸如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的预警,因为生物标志物的缺乏往往使得食管癌难以被检测和尽可能早地治疗。Kishore Guda教授说道,我们想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标志物,以及是否能将这些发现的分子作为癌症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NA能在所有活细胞中编码蛋白质且携带相应的遗传信息,在癌症中,这些RNA分子不仅会被打开,而且似乎还会在可能进展为癌症的细胞中被激活。
图片来源: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3)00730-8/pdf?referrer=https%3A%2F%2Fmedicalxpress.com%2Fnews%2F2023-05-newly-rna-molecules-esophageal-cancer.html
有了这些知识,研究人员就有可能在早期阶段检测癌症,或者在癌变之前就提前预警,这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甚至生存率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并描述了食管恶性肿瘤中称之为 长基因间 非编码RNA分子的特殊亚类的特征。结果发现,这一组分子能在癌症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比如处于癌变高风险的组织)中被开启,而且研究人员还能利用常规的成像技术在患者的活组织中检测到这些RNA分子的存在。
研究者总结道,这些RNA分子似乎会通过调节参与癌症发生的其它基因的表达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就为靶向性地治疗这些癌症提供一定的机会。Guda说道,本文研究通过暗示这些RNA分子作为食管癌发生的额外参与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调查领域,而研究人员的目的则是理解在食管癌发生期间这些分子是如何以及何时被开启的,以及其如何控制参与癌症过程的其它基因的表达。
基于此,研究人员希望能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检测这些RNA分子是否会被整合到他们新开发的EsoCheck分子测试盒(目前已经授权给了Lucid公司)中,从而用于检测处于癌变高风险的细胞。此外,研究人员还想通过研究来检测是否阻断RNA分子或阻断由这些分子所控制的基因就能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人类致命性癌症的新型策略。(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Durgadevi Ravillah,AnnMarie Louise Kieber-Emmons,Salendra Singh, et al. , Gastroenterology (2023). DOI:10.1053/j.gastro.2023.04.03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参会指南】9月26-27日,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即将开幕! (2025-09-18)
- 西湖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利用孕妇肠道菌群预测早产风险 (2025-09-17)
- Cell:高分子量tau蛋白抑制海马体神经元活动,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衰退 (2025-09-17)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