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动一动,关节疼痛情绪愁全赶跑!Life Sci研究证实规律运动可改善骨关节炎疼痛、情绪及神经炎症 |
![]() |
每天动一动,关节疼痛情绪愁全赶跑!Life Sci研究证实规律运动可改善骨关节炎疼痛、情绪及神经炎症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6-16 10:12
本研究利用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模型发现,规律运动可减轻骨关节炎小鼠的疼痛和情绪异常,降低(神经)炎症水平,表明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对抗骨关节炎及相关并发症有积极作用。在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骨(OA)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正给全球众多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它不仅会引发关节疼痛、,还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形成复杂的病理链条。
近期,Life Sci发表的一项研究Physical exercise ameliorates pain, mood alterations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osteoarthritis,以严谨的实验设计揭示了规律运动对骨关节炎的多重干预作用,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方向。
研究采用单碘乙酸(MIA)诱导的骨关节炎小鼠模型,将8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sedentary lifestyle(SL,久坐组)和physical exercise(PE,运动组),其中运动组小鼠接受每周3次、每次20分钟、速度为10m/min的跑步机运动,持续12周。通过行为学检测、代谢分析及RT-qPCR等技术,全面评估运动对疼痛、情绪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图 1. 实验方案时间线
在疼痛调控方面,研究发现骨关节炎会使小鼠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表现为机械缩足阈值(P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L)显著降低,而规律运动能明显减轻这种痛敏反应,且效果随时间推移持续显现。从炎症机制看,骨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及脊髓等痛觉传导通路中促炎因子(IL-1 、TNF- 、PK2等)和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CD11b等)表达显著升高,引发神经炎症,而运动可使这些促炎因子水平大幅下降,并上调抗炎因子IL-10,有效抑制神经炎症。
图 2. 疼痛样行为
情绪调控是该研究的另一重要发现领域。骨关节炎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如在旷场实验中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探索时间缩短,蔗糖偏好率下降,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等。而运动组小鼠的这些情绪异常得到显著改善,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进一步分析脑区发现,骨关节炎会导致脑干、下丘脑及海马等情绪相关脑区促炎因子升高、星形胶质细胞活化、BDNF减少,运动则能逆转这些变化,调控脑区炎症微环境,修复情绪功能。
图 3. 焦虑样行为
图 4. 抑郁样行为
代谢与炎症的关联在研究中也得到体现。骨关节炎小鼠存在摄食量减少、静息能量消耗及氧耗量增加等代谢异常,运动可使这些代谢指标恢复正常。此外,在肠肌丛组织中,骨关节炎会引发促炎因子升高、抗炎巨噬细胞标志物减少,运动则能抑制肠神经炎症,提示运动可能通过 肠-关节-脑 轴发挥全身抗炎作用,展现出多系统调控的优势。
综合来看,规律运动对骨关节炎的干预作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它通过抑制外周与中枢的炎症级联反应,调节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恢复抗炎与促炎平衡;同时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海马神经发生,增强突触可塑性,缓解慢性疼痛诱导的脑区结构与功能异常;还能纠正能量代谢紊乱,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与的互作,抑制全身低水平炎症,形成全方位的病理链条阻断。
图 5. 膝关节生化评估
图 6. 脑区生化评估
这项研究为骨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对于临床实践而言,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应成为骨关节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在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更在于通过抑制全身炎症网络,阻断疼痛向情绪障碍的进展,提升患者整体。尽管研究基于小鼠模型,但其揭示的机制和规律为人类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方向。在骨关节炎的防治旅程中,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一种蕴含科学力量的治疗方式,值得深入推广和应用。(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Amodeo G, Galimberti G, Ceruti S, Riboldi B, Franchi S, Sacerdote P. Physical exercise ameliorates pain, mood alterations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osteoarthritis.Life Sci. 2025;374:123710. doi:10.1016/j.lfs.2025.12371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科学家揭示非抗生素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群落抗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5-07-18)
- 重大突破!Nature:科学家揭示短肽解聚tau蛋白纤维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18)
- 《自然》双重磅:“是药三分毒”!15年追踪百万人,地高辛等常用非抗生素药物或通过破坏肠菌平衡,增加肠道病原体感染风险 (2025-07-18)
- 癌细胞为何偏爱“糖”?Nat Commun:癌细胞竟把“电厂”搬到细胞膜,糖酵解波成全球抗癌研究新热点 (2025-07-18)
- 恒瑞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领衔 (2025-07-18)
- Nature Methods:从泊肃叶到库埃特!一场流体力学革命,引爆DNA测序成本与速度双重突破 (2025-07-18)
- 强生2025H1:达雷妥尤单抗68亿美元,传奇CAR-T全年冲刺20亿美元 (2025-07-17)
- MC:香港中文大学团队发现,STK3是攻破胃癌对化疗耐药的新靶点! (2025-07-17)
- Nature Biotechnology:破壁!AI为药物数据搭建“通用桥梁”,新药研发迎来“宇宙大一统”? (2025-07-17)
- 《自然》:肠菌才是抗癌“司令官”!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