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患癌暴瘦,肝是关键!科学家首次证实,肝脏竟然是癌症恶病质的“放大器” |
![]() |
来源:奇点糕 2025-07-23 10:07
研究首次证实,肝脏其实是被忽略的癌症恶病质“放大器”,它会对其他组织/器官(如肠道或胰腺)的肿瘤做出系统性反应,并通过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促进肌肉/脂肪组织萎缩。对于癌症患者,我们最深刻的映像应该是患癌后体型消瘦。
据,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大约50%-80%的患者饱受癌症恶病质摧残。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体重减轻、肌肉萎缩和脂肪组织丢失的症状,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导致至少20%的癌症患者最终因恶病质死亡。
今天,由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Mauricio Berriel Diaz和Stephan Herzig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1],让我们对恶病质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首次证实,肝脏其实是被忽略的癌症恶病质 放大器 ,它会对其他组织/器官(如肠道或胰腺)的肿瘤做出系统性反应,并通过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促进肌肉/脂肪组织萎缩。这一发现,有望为癌症恶病质带来潜在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症状,恶病质相关的研究其实有很多。
科学家已经发现,肿瘤分泌的一些信号分子可以直接影响和组织。
Diaz团队注意到,一直以来都有研究发现肝脏也与癌症恶病质有关。只不过,肝脏究竟仅仅是恶病质的被动响应者,还是隐藏的恶病质驱动者,目前仍不为人所知。
为了了解肝脏在癌症恶病质中发挥的作用,Diaz团队研究了将能诱导恶病质系和不会诱导恶病质癌细胞系植入小鼠体内之后,肝脏的反应。
从研究结果来看,与注射PBS缓冲液的对照小鼠相比,注射不会诱导恶病质癌细胞系的小鼠肝脏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组变化较小,但是注射能诱导恶病质癌细胞系的小鼠肝脏发生了剧烈变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恶病质进展期间,在肝细胞中激活的基因在氨基酸代谢/分解代谢过程和急性期反应通路中富集;此外,肝细胞中编码分泌蛋白的基因显著上调,这说明肝脏可能也会通过某种途径影响恶病质的进展。
后续分析发现,关键调控因子REV-ERB 是肝细胞恶病质反应的调节因子,REV-ERB 的低表达导致了肝细胞中恶病质相关基因表达激活。如果在肝脏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REV-ERB ,就可以减轻注射了恶病质诱导癌细胞系小鼠的体重下降,并增加肌肉和脂肪的重量。
接下来,Diaz团队开始寻找受REV-ERB 调控,且介导癌症恶病质相关组织消耗的肝脏分泌因子。研究结果显示,REV-ERB 下调后,LBP、ITIH3和IGFBP1等可分泌肝因子的血液水平升高,可调节肌肉/脂肪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值得一提的是,IGFBP1是全身性肌肉萎缩的关键驱动因素。
在研究的最后,Diaz团队初步探索了上述机制是否存在于癌症患者体内。他们基于三个不同癌种的队列,分析了恶病质与肝脏分泌因子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个胃肠道癌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队列中,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癌症恶病质患者血浆中的LBP、ITIH3和IGFBP1水平显著升高。第二个队列包括体重稳定的患者和恶病质患者,同样地,与体重稳定的患者相比,恶病质患者的循环LBP、ITIH3和IGFBP1水平升高。在第三个患者队列中,研究人员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肝脏在恶病质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反应者。更重要的是,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团队还初步证实,在不同的癌症类型中,肝脏都发挥着类似的驱动恶病质的作用。
这一发现意味着,靶向REV-ERB 或者下游的三个关键肝因子,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癌症恶病质,为饱受恶病质之苦的癌症患者带来潜在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Kaltenecker et al., Functional liver genomics identifies hepatokines promoting wasting in cancer cachexia, Cell (2025),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6.0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上海交大孙加源/熊红凯/戴文睿团队开发肺病诊断AI系统,准确率媲美专家 (2025-07-23)
- Science:大脑皮层中,脑细胞之间的突触信号传递即使在钙离子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功能 (2025-07-23)
- 《细胞》:患癌暴瘦,肝是关键!科学家首次证实,肝脏竟然是癌症恶病质的“放大器” (2025-07-23)
- 细胞外囊泡+医美风口来袭!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领跑再生医学新赛道! (2025-07-22)
- Science:新研究揭示蛋白MCL-1不仅能防止细胞死亡,还能为细胞提供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 (2025-07-22)
- BJSM:任何时候运动都不晚!科学家发现,成年人长期坚持运动和从不运动到运动,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约20-40%有关 (2025-07-22)
- Science: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模拟蛋白质动力学,助力药物发现和蛋白质研究 (2025-07-22)
- Nature Genetics:血液里的“定时炸弹”!研究揭示引爆遗传风险的“雷管”——克隆性造血 (2025-07-22)
- 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开讲啦!第十三期:神经系统类器官研究新进展 (2025-07-22)
- Nature重磅:AI利用常规心电图发现结构性心脏病,准确率超越人类心脏病专家 (2025-07-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