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气候异常带来10大类疾病 |
![]() |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气候变化也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据美国MSN新闻网6月22日报道,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发表一份报告,揭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10大类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有害藻类等生物毒素、应对农业变化而使用的杀虫剂、新电池工艺及紧凑型荧光灯产生的金属污染等,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猛增。
2.洪灾后疫情带来的传染性疾病。水温更高会导致更猛烈的暴风雨,进而导致洪灾,而污水处理厂的有害物质则再次泄漏回水域及饮食系统,造成疾病传播。
3.传病媒介与动物传染病。研究人员称,气候是影响传病媒介与动物向人类传播的传染病几种主要原因之一。
4.热浪致病与死亡。几乎每年夏天,人们都会听到这样的报道:足不出户的人也会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夺去生命
5.哮喘、过敏和呼吸道疾病。气候变暖会改变植物生长周期,导致过敏增加。降水量太大,次数太多,都会刺激肺部的霉菌疯长,而干旱则会使空气中灰尘变多。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多和加重。
6.癌症。空气污染和有毒垃圾的倾倒会导致癌症高发。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污染物和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一些垃圾填埋点,造成化学物质泄露,这些会使患癌的风险增加。
7.心脑血管疾病。气温升高使空气颗粒污染增加,加重心血管疾病。高温、热浪、极端天气及空气质量变化都会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
8.胃肠道传染疾病与营养不良。海洋温度上升也会使某些细菌增加,牡蛎等海鲜食物传播性疾病的几率更大。气温升高还会影响沙门氏菌等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活性发生变化。
9.发育异常。在出生前及儿童早期发育阶段,营养不良会造成发育异常。研究人员认为其罪魁祸首是污染物和生物毒素。原因包括极端气候、过量使用杀虫剂等。
10.心理健康和与压力相关的疾病。与气候异常相关的灾难使大量人口或背井离乡,或死于非命,这给幸存者造成极大心理创伤。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