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72小时黄金期已过 抢救成活率等成焦点 |
![]() |
据悉,这是卫生部首次大规模从全国各省市抽调心理专业医生,到灾区去医治“心病”。负责行前培训的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尹平副主任医师表示,“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我国最高等级的灾后心理干预行动。”据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介绍,这次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是青少年和家长。贾福军表示,经历灾难的孩子会表现得冷漠、不爱说话,拒绝和熟人相处,父母丧生的孩子则表现得很自卑。这次心理干预医疗队的成员约有1/3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医生。另一方面,这次汶川地震灾区的特点,显示心理干预工作将面临棘手局面。“主要是死亡人数多、青少年成批死亡,尤其是孩子死亡,家长受的刺激非常大。”
心理医生:灾后24小时是开始心理救援的最佳时机
本报讯 (记者石善伟、雷坤 通讯员伍展虹)“身体易救,心病难治!灾后24小时是开始心理救援的最佳时机。”广州市脑科医院副院长、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李洁指出,地震巨大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和物质的经济损失,更为长远深重的影响表现在灾民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尤其对身临其境的受灾者而言,地震时恐怖的场面、强烈的惊吓以及地震后失去亲人的悲恸,会使其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产生灾后综合症,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有研究表明,有近90%的成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创伤性事件,15%的受灾人群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国家疾控中心:饮水食物安全成最大隐患
本报讯 (记者柳建云)记者昨日从国家疾控防治中心获悉,一支由30名疾控医学专家组成的地震灾区防病应急队“全副武装”集结完毕,当中有不少队员就是当年疾控中心抗击SARS的主力。昨天,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侯培森、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徐建国告诉记者,考虑四川地区温度逐渐升高和地震灾害影响,目前灾区最容易流行肠道传染病,特别是疟疾。受尸体和倒塌房屋污染的水源,及当地受污染的食物都将可能威胁灾民的健康。考虑汶川地区重建还没开始,灾民主要露宿为主,需要注意防范蚊子、蜱昆虫传染威胁。“尽管条件艰苦,但特别要提醒灾民不要喝生水,灾区许多地表裸露水源都受到污染。”
“火葬速度太慢,地震发生后,土埋是最迅速处理尸体的方式,唐山地震时就采取这种办法,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家属事后无从查找亲人的尸体。但这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 侯培森说。
地震局:震后3天内获救成活率35%
本报讯(记者黄丹彤)“震后半小时内获救:95%以上成活;震后1天内获救:80%左右成活;震后2天内获救:50%左右成活;震后3天内获救:35%左右成活;震后5天内获救:不足10%成活。”这是32年前唐山大地震得出的被埋人员抢救成活率数据。昨天下午,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虽然科学家研究的一般结果是没有吃喝情况下,人的平均生存极限只有3天,而唐山大地震成活数据也表明震后5天内获救的成活率不足10%,但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开滦煤矿李宝兴、王文友、陈树海、毛东俭和王树礼等5位矿工,却在极端恶劣生存条件下,在900米深矿井底下挖出生命通道,创造了被困13天生还的生命奇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