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威胁94万人安全 |
![]() |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指出:
本报北京讯 (记者柳建云) 国土资源部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次特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重灾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是中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这次地震前,国土资源部对受灾区域中的41个县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过普查,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4929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58处、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271处、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817处,这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威胁着94万多人的安全。
据分析,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出这样四个特点: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当前余震不断,进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又在增加,极可能导致灾区地质灾害的频发,再次造成灾区的重大损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指出。
另外,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将改变以往传统的稳定加固滑坡体治理办法,对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地区,坚决清除滑坡体。
三项措施“对付”堰塞湖
据?小苏介绍,从现有的航空遥感资料上分析以后发现有34个堰塞湖,由于余震还在发生,6月以后进入雨季,降雨增多,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泥石流,还有可能形成新的堰塞湖。北川遥感图上的9个堰塞湖就说明了这一点。
记者了解到,国土资源部已配合水利部22日派出专家,到现场逐一核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殷跃平表示,34个堰塞湖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殷跃平说,国土部采取了三项措施,包括调查与监测、转移居民等非工程措施和挖掘等工程措施。
尽量保留农民原有的土地权利
广州日报:灾后重建需要集体移址时,农民原有的宅基地权利如何保护?
?小苏:我们尊重农民宅基地的权利,考虑山体滑坡对当地住宅区农民的影响,我们会选择让农民远离隐患地区,对农民耕作的田地等土地,在排除山体滑坡等隐患后,会尽量保留原有的权利。
广州日报:是否可能让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安置?
?小苏:大量农民进城缺乏必要技能培训,有就业难题,当前城镇就业也存在较强竞争,我们希望农民能尽量留在熟悉的家园。在保证安全、消除隐患的前提下,恢复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2025-04-23)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2025-04-21)
-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严格尿酸管理 (2025-04-21)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