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科研发现自闭症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

科研发现自闭症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

  法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日前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特定基因变异后,会导致大脑某些区域连接神经元的神经突触数量减少,从而引发自闭症。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与自闭症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往的研究已发现100多种基因的变异与自闭症形成有关联,但对它们扮演的确切角色和影响大小仍知之甚少。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自闭症的发病相关。引起自闭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自闭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这些现象提示自闭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德国乌尔姆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名为SHANK2的基因变异后,小鼠拥有的大脑神经突触数量比正常小鼠少。SHANK2变异后,小鼠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生理和记忆问题,但它们比正常小鼠更为焦躁。此外,这些小鼠还表现出社交问题,其大脑超声波发声的次数也减少了,研究人员说,小鼠的行为和大脑检测数据都表明,其患上了自闭症。它们的研究成就在于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弄清了SHANK2如何让小鼠产生自闭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