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 |
该研究通过运用卒中复发的模型小鼠首次报道了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破裂、形成以及卒中复发的病理过程。同时揭示了缺血性脑卒中和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初次卒中可增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促炎细胞的浸润及增殖,并于卒中复发呈正相关。提示初次卒中导致的颈动脉斑块破裂是导致卒中复发的关键环节。
该研究进一步表明,卒中可导致循环IL-1 水平升高及炎症小体通路激活。通过在体运用特异性炎症小体抑制剂后发现,抑制炎症小体的活性可以减少斑块内促炎细胞浸润及增殖,进而提高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进一步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均可在发病早期导致循环游离双链DNA水平增高。通过在体特异性抑制剂应用,骨髓移植,离体基因敲除等实验,该研究揭示了AIM2炎症小体是卒中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激活的主要炎症小体类型。提示DNA-AIM2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是卒中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的重要机制。
该研究同时运用在体及离体实验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中证实了卒中后循环游离双链DNA主要来自激活的中性粒细胞。通过靶向删除或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均可降低卒中后循环游离DNA水平,抑制炎症小体激活并减少颈动脉斑块内促炎细胞的浸润。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后发现,卒中可导致斑块中基质蛋白酶(MMPs)活性增加,进而引起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及细胞外基质降解;与此同时,炎症小体激活后产生的IL-1 可促进MMPs的表达及活化。此外,卒中后升高的游离双链DNA可激活凝血因子FXII,进而驱动血栓形成。研究人员通过抑制炎症小体活性、中和IL-1 或降解游离双链DNA均可减少MMPs激活及FXII的沉积,进而提高斑块稳定性,为卒中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和理论支持。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并分析卒中病人急性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外周血样本,验证了上述发现在临床工作中的关联性,即卒中患者急性期斑块内促炎细胞数量增加;循环游离双链DNA水平升高;斑块内炎症小体活化产物显著增加;斑块内MMPs活性增加及FXII沉积增多。
综上,该研究深入探讨了卒中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卒中复发率居高不下的具体机制,研究人员通过利用全新的卒中复发模型小鼠,提出了DNA-AIM2炎症小体通路激活是导致卒中后颈动脉斑块自发破裂、血栓形成及卒中复发的关键机制,为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靶点。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