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新研究发现九种新型冠状病毒 |
![]() |
来源:原创网站2022-01-31 23:5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对所有已发表的RNA测序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的RNA病毒比以前已知的病毒多近10倍,其中包括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的几种新型冠状病毒。
2022年1月31日/Bi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所有已发表的RNA测序数据,发现的病毒比以前已知的RNA病毒多了近10倍,包括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的几种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全球核糖核酸病毒数据库可以帮助快速识别溢出到人类身上的病毒以及影响牲畜、作物和濒危物种的病毒。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1月26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题为“PETA碱基尺度序列比对催化病毒发现”。本文作者为加拿大独立研究员Artem Babaian博士。
巴巴安博士是塞拉特斯项目合作的驱动力。Babaian表示,与云创新中心(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亚马逊Web Services的公私合作项目)合作,Serratus项目可以在亚马逊Web Services上构建一台“功能极其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功率相当于22500个CPU。
这台超级计算机从全球570万个生物样本中读取2000万GB(千兆字节)的公共基因序列数据,寻找表明RNA病毒存在的特定基因。这些样本已经收集了13年,并在世界研究界免费共享,包括从冰芯样本到动物粪便的所有样本。
搜索地球病毒群,图片来自Nature,2022,doi :10.1038/S41586-021-04332-2。
沙雷氏项目的研究人员发现了132,000种核糖核酸病毒(以前只知道15,000种)和9种新的冠状病毒。Babaian估计,如果没有云创新中心和亚马逊网络服务,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将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和数十万美元来完成这项分析所需的2000个CPU时间。塞拉特斯项目在11天内完成了这项任务,费用为24 000美元。
巴巴安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解自然界的病毒和空间多样性,以及各种动物是如何接触到这些病毒的。我们希望,如果像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病毒——导致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再次出现,我们不会措手不及。这些病毒可以更容易地被识别,并且它们的自然病毒数据库可以更快地被发现。真正的目标是尽早发现这些感染,这样他们就永远不会成为疫情。如果病人有不明原因的发烧,一旦血液被测序,你现在可以将人类中的未知病毒与现有的病毒数据库联系起来。例如,如果一名患者在圣路易斯感染了未知来源的病毒,您现在可以在大约两分钟内搜索该数据库,并将该病毒与2012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采样的骆驼联系起来。”
32岁的巴巴安一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中心研究癌症基因。当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发生时,他改变了研究方向。巴巴安说,这项新研究始于2020年3月3日的一个“有趣的副业”,当时他和他的登山伙伴朋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科学生杰夫泰勒(Jeff Taylor)在“餐巾背面”概述了这一想法。他指出,“我应该留着那张餐巾纸。”
巴巴安很快向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云创新中心寻求帮助。塞拉图斯项目,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坦塔罗斯山脉的塞拉图斯山命名,他和泰勒在2020年的一次攀登中看到了这座山,于是他们开始了这个项目。
Babaian回忆说,当第一批研究成果开始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闪现时,他正坐在妻子的护理椅上,这表明Serratus项目不仅在工作,而且还以几乎无法理解的速度生成数据。
他说:“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时期。有两种乐趣。第一种是微笑和开玩笑。第二种是当你在做这个的时候,很痛苦,但是你的记忆在发光,就像爬山一样。在许多方面,塞拉特斯项目是第二种乐趣。你只需要相信它会成功。”
巴巴安说,没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云创新中心的支持,他不可能完成这项研究。他说:“云创新中心真的在那里为我们打开了大门。我们有一个想法,他们从他们的网络中带来专家,使其成为现实。今天,全球社会可以从所有这些以前未使用的研究中受益。”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云创新中心主任玛丽安施罗德(Marianne Schroeder)表示,“Babaian发现我们有创新的愿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云创新中心的优势在于,我们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内部的创新技术团队与亚马逊Web Services的团队相匹配。我们非常荣幸地支持这一愿景的实现;帮助寻找复杂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工作。”(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文献:
罗伯特埃德加等人。Nature,2022,doi :10.1038/s 14586-021-0433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哈佛团队破解百年难题,AI设计出首个可溶性Notch激动剂,实现T细胞高效制造与免疫增效 (2025-08-06)
- 癌转移的“幕后黑手”找到了!《科学》子刊:没有它,癌细胞或将寸步难行 (2025-08-06)
- 中国细胞与基因疗法(CGT)研发趋势 (2025-08-06)
- Cell:高彩霞团队开发超大片段DNA编辑新方法,实现千碱基到兆碱基级的高效、精准、无痕编辑 (2025-08-06)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5)
- 胆固醇研究新进展:上海交大/南昌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食管鳞癌耐药新机制 (2025-08-05)
- Biosensors:新型蓝牙智能生物传感器,唾液检测乳腺癌新突破! (2025-08-05)
- STTT: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2025-08-05)
- 卓悦榜丨德达医疗荣膺"年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最佳企业"奖项 (2025-08-05)
- 《自然》:流感唤醒休眠癌细胞!科学家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和IL-6会诱导休眠散播性癌细胞表型转变,诱发乳腺癌肺转移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