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胰岛素征收后 诺和诺德、通化东宝、李赣都有压力!

胰岛素征收后 诺和诺德、通化东宝、李赣都有压力!

近日,诺和诺德公布了第二季度及半年度报告。报道称,该公司半年销售额增长25%,至833亿丹麦克朗,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6%。DKK的营业利润增长了26%,达到375亿美元,其中肥胖护理部门的快速增长使今年上半年的产品销售额翻了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业务作为诺和诺德过去的优势领域,已经风光不再。2022年上半年,诺和诺德的胰岛素业务同比下降3%,至DKK 273亿,尤其是在中国,胰岛素业务下降9%,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17%。该公司认为,下降主要是由中国的集中采购政策造成的。

 

随着胰岛素等传统糖尿病药物的上市,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同时也挤压了胰岛素行业上市公司的利润空间。面对价格和市场的变化,本土企业也不能幸免。被称为“胰岛素双雄”的通化东宝和李赣药业,在胰岛素市场的结构调整风暴中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糖尿病相关药企应如何重塑业绩增长曲线?

近年来,一种新的降血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不仅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而且在减肥等代谢性疾病方面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GLP-1在海外减肥市场的快速增长,一旦以诺和诺德、礼来等企业为代表的进口产品开始将“减肥”适应症延伸至国内市场,将叠加李赣药业、通化东宝、信达、恒瑞、华东制药等本土企业的快速布局。以往因“窄轨”而被忽视的减肥领域的真实需求,似乎远大于传统的概念认知。以后会进行体重管理。

  胰岛素集采全面落地

  刺激药企加速品种转型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IDF世界糖尿病地图(第10版)》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达到5.37亿人(10.5%)。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1.41亿。

2021年11月30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出具《关于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中选结果的通知》。胰岛素专项采集结果发布8个月后,最终于2022年7月4日在全国各省市实施。据悉,全国医疗机构第一年的采购需求约为2.1亿件。按照预采购价格计算,涉及采购金额约170亿元,入选产品平均降价48%。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约90亿元。

近日,胰岛素市场的龙头公司通化东宝和李赣制药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测。

预计通化东宝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76.74%。但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31.36%。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是通化东宝出售厦门特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部分股份,扣非净利润反映了其主营业务的真实情况。

同为行业龙头的李赣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处于亏损状态。李赣药业预计今年上半年亏损1.68-2亿元,这是李赣药业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t-align: center;">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两家公司都归因于胰岛素国家专项集采落地,胰岛素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为了加速摆脱集采带来的影响,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都加快了新药研发的进程。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便是国内外众多药企在降糖药物领域的一个热点研发方向:

 

  6月9日,通化东宝发布公告称,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上市许可注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由诺和诺德公司研制,于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被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另外,利拉鲁肽还有明显的减轻体重的作用,减肥适应症产品(Saxenda)于2014年12月在美国上市。

 

  7月22日,甘李药业发布公告称,自主研发的GZR18正在中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于近日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该药是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正在开展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肥胖及超重体重管理的Ib/Ⅱa期临床试验。

 

  自从2014年诺和诺德开发出第一代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诺和力)用于减肥的适应症,成新一代减肥药代表,参与者们也嗅到了GLP-1激动剂的巨大市场前景。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主要如下:

 

 

 

  体重管理需求旺盛

 

  GLP-1市场前景几何?

 

  事实上,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因而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不显著增加低血糖风险。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延缓胃排空、中枢性的食欲抑制降低体重。此外,LEADER、SUSTAIN、REWIND等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利拉鲁肽、索马鲁肽和度拉糖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对降低心血管主要事件风险有显著作用。

 

  随着医保集采的提速扩面,GLP-1药物被降价集采、纳入医保目录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有糖尿病管线的药企而言,需要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之前,拥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开发GLP-1药物的新适应症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重要布局。

 

  增加新的适应症是药物临床开发的重要策略,在众多企业大量资金的投入之下,越来越多GLP-1药物将被开发出除了治疗2型糖尿病之外的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适应症,例如肥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超重肥胖及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目前对于肥胖的治疗,大多还停留在运动+饮食干预上,然而,“管住嘴、迈开腿”始终还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通过服药或打针就轻松降低体重,还能改善身体各项指标的药物。

 

  市面上曾经出现过不少减肥药,但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脑血管有损害,多已禁用。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减肥药是奥利司他,其原理是减少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但常伴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虽有一些糖尿病药会让体重减轻(比如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等),但目前适应症还只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

 

  日益庞大的减肥市场需求,叠加目前减重药物相对缺乏,让体重控制用药在国内还是一片蓝海。

 

  诺和诺德凭借利拉鲁肽在减肥适应症上的开拓,在海外市场已经收获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商业成功;2021年6月,接棒利拉鲁肽的新一代GLP-1明星品种“司美格鲁肽”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体重管理,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关注。

 

  同时,随着利拉鲁肽的核心专利即将到期,体重管理市场需求大门逐步被打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药企摩拳擦掌。

 

  目前,礼来的Tirzepatide是临床研发进展最快的双靶点GLP-1药物,已进入Ⅲ期试验阶段。海外Ⅲ期临床数据显示,在与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试验中,Tirzepatide在72周时间里,使用5mg、10mg、15mg的受试者平均体重分别减轻16%、21.4%、22.5%,超过了索马鲁肽的减肥效果,引起了业内轰动。

 

  中国市场也已经整装待发。万联证券数据显示,中国体重管理产品市场预计2025年达到96亿元,2020~2025年CAGR(平均年复合增长率)38.2%;2030年达到260亿元,2025~2030年CAGR为22.1%。

 

  目前,国内尚无GLP-1激动剂减肥产品上市,为了分羹减肥市场,也为了创新转型积极自救,不少具有糖尿病管线的药企纷纷启动研发,跑在前列的仁会生物、华东医药已有产品在报产阶段,有望成为首个国产减重创新药。

 

  今年3月11日,仁会生物宣布,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BEM-014(贝那鲁肽注射液在减重领域的新增适应症)“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的申请。

 

  紧随其后的是华东医药,7月13日晚,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提交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

 

  除此之外,布局开发GLP-1激动剂管线的药企众多,万邦生物、信达生物、东阳光、豪森等众多国内药企都已布局。有的开发利拉鲁肽仿制药,有的开发其他GLP-1激动剂,还有多家药企抢占先机,进入双靶点时代。

 

  图片

 

  “目前国内尚没有GLP-1产品获批减肥适应症,而且从临床用药指征的角度,GLP-1用于治疗肥胖的前提是患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而且对于体重指数也有明确要求,药物使用切忌盲目。”临床专家表示,不符合用药指征而滥用GLP-1药物,很可能导致其它用药风险,欧美药品监管部门也对此发出过警示。

 

  如今主业承压的糖尿病管线企业诸侯混战,未来谁能拔得国内GLP-1减肥适应症的头筹?谁又能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让我们拭目以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