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发布 这些人优先接种疫苗 |
![]() |
“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官方账号8月25日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目前,新冠肺炎的严重疫情仍在世界各地持续。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存在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重叠流行的风险。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流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干扰,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防控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及时编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的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季节性、流感在不同人群中造成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的种类、免疫原性、疗效、成本效益、安全性以及2022-2023年的疫苗接种建议。
根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建议以下重点和高危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大型活动参与者和支持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弱势人群和从业人员;场所的重点人群,如幼儿园、中小学师生、在押人员、监狱机构工作人员等。其他流感高危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个月至5岁的儿童、慢性病患者、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照顾者以及孕妇。
结合世卫组织立场文件及其关于同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的建议,以及目前国际上公布的和我国开展的有关同时接种的有限初步结果,经慎重考虑,认为18岁及以上人群在接受免疫服务时,可同时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对于18岁以下的人,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的间隔仍应超过14天。
关于接种次数,对于流感灭活疫苗,6个月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2剂,间隔4周;2021-2022年或之前接种过一剂或多剂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一剂;9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只需接种一剂疫苗。流感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都只打一剂。
本指南是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简称“2021版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修订而成。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在中国的研究成果,包括流感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预防接种的成本效益等。二是更新了过去一年国家出台的流感防控政策措施;三是更新了2022-2023年我国批准上市和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今年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成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预防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预防控制的专业人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强生医疗科技加码中国战略 构筑医疗创新生态新格局 (2025-07-14)
- 胖不胖,肠道里的“维生素B1工厂”说了算!Front Microbiol研究发现肥胖者肠道硫胺素合成减少,菌群也乱了套 (2025-07-14)
- Cell:新研究揭示神经内分泌细胞通过沙漠刺猬蛋白(Desert hedgehog)信号传导调控再生 (2025-07-14)
- 科兴争夺战进入第二轮,纷争何时平息? (2025-07-14)
- 重庆传递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讨抗癌药查询拜访核实环境 (2025-07-14)
- npj Aging:“迷幻蘑菇”竟能延缓衰老?科学家首次证实,裸盖菇素或可延长寿命! (2025-07-14)
- 无需“载体”也能精准抗癌!J Nanobiotechnology:新型无载体纳米颗粒精准锁瘤,化疗免疫协同发力,联合治疗抑生长防转移 (2025-07-14)
- 《科学》重磅:“无药可救”的致命罕见脑病,终于迎来治疗方法! (2025-07-14)
- 《细胞·代谢》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视角 (2025-07-14)
- Cell综述:生成式AI,开启医学新时代 (2025-07-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