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最新评论:关于猴痘的一切 |
![]() |
MPX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阳性痘病毒。呼吸(吸入雾化呼吸道分泌物)/口腔(摄入感染者体液)是建立原发感染的常见方式。病毒感染口腔和呼吸道黏膜后,呼吸道上、中、下三层上皮是初次感染的主要目标。这一阶段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也没有口咽损伤的迹象。
病毒的传播随着驻留在附近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的感染而进行,所述免疫细胞可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和树突细胞)。痘苗病毒从最初感染部位转移到附近引流淋巴结的机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痘苗病毒(VACV)感染小鼠的树突状细胞从肺上皮转移到引流淋巴结,可能会促进病毒的扩散;另一方面,VACV感染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被证明是不可行的,这影响了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迁移潜力,并反对树突状细胞支持VACV的初始淋巴扩散。但重要的是,VACV在接种后几小时内迅速转移到引流淋巴结,说明病毒直接进入淋巴管是一种传播机制。
人类猴痘的免疫发病机理(来源:自然评论免疫学)
在邻近引流淋巴结感染后,正痘病毒在淋巴组织中广泛复制。临床研究表明,颈部和喉部的淋巴组织是MPXV的主要复制区。MPXV在淋巴组织中的倾向与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活化T细胞的感染有关,这些细胞也可能是MPXV的作用靶点。
淋巴组织感染引起的低度原发性病毒血症发生后,正痘病毒可通过淋巴血源向远处器官扩散。在实验小鼠痘模型中,脾和肝是初级淋巴扩散后的主要感染目标。这些器官中的病毒感染将释放第二波主要病毒血症(被认为是通过受感染的细胞),导致病毒扩散到肺、肾、肠、皮肤和其他器官。
真皮中存在正痘病毒标志着皮肤感染的开始和皮肤损伤的发展。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是如何到达缺乏血液和淋巴管的皮肤上层的。重要的是,在MPXV感染过程中,口咽粘膜、舌、咽、喉、气管和食管也会出现上皮病变(疱疹),最终变成溃疡,将感染性病毒颗粒释放到唾液中。
此外,感染也可以通过皮肤发生。真皮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组织常驻抗原呈递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能被感染,迁移的抗原呈递细胞可能帮助病毒通过淋巴扩散。
猴痘疫苗

- 相关报道
-
- J Hepatol:新发现!肠道菌群对于机体肝脏的修复至关重要! (2023-03-27)
- 运用鲤科鱼类系统发育重建长江水系的演化历史 研究取得进展 (2023-03-27)
- 国家癌症中心:我国已建立覆盖14.07亿人口的肿瘤登记体系 (2023-03-27)
-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 (2023-03-27)
- Nature子刊:揭示三种与路易体痴呆症相关的肠道细菌 (2023-03-27)
- 10年饶毅团队在Neuron/NC等发表29篇文章,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进展 (2023-03-27)
- 赛诺菲、再生元联合宣布Dupixent®在欧盟获批新适应症,首个用于婴儿期至成年期特应性皮炎患者生物制剂 (2023-03-27)
- Nature: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或会抑制机体应对疾病发生的免疫反应 (2023-03-27)
- 出现患者死亡,自体CAR (2023-03-24)
- JCI:中科大曾筑天课题组揭示肝转移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 (2023-03-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