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中医药“走出去”进入快车道 |
![]() |
23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胡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日益紧密。中医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因为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支撑引领创新发展
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瑜指出,十年来,通过临床和机理研究,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COPD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和常见多发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诸宸院士团队揭示了中药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患者五年无病生存率上升到90%以上,获得了肖伯格奖。
陈香梅院士的团队揭示了IgA肾病发展的新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使IgA肾病尿毒症患病率降低10.5%,疗效提高20%,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宝燕研究团队证实,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优势明显,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推动了针灸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通过科学研究筛选出“三药三方”,第一时间建立第一道防线,为取得抗疫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新亮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表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建设了30个海外中医药中心、75个国际中医药合作基地和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被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医药合作交流也成为新亮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吴振斗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计划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30个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10个中医药文化海外品牌项目,建设50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一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此外,还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两岸中医药交流,共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十年来,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据统计,有7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了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创新团队和20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遴选了149名战略领军人才黄绮学者和100名青年黄绮学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中医药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学校成立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和中医大师组成的中国中医研究院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今年第5篇Cell、Nature、Science正刊!姜长涛团队最新Cell论文,利用AI工具,挖掘出超60万种胆汁酸代谢酶 (2025-08-09)
- iScience:惊!夜间喝咖啡竟会增加冲动行为,尤其是女性 (2025-08-08)
- 事关脑机接口家当立异倒退 七部分宣布重磅文件 (2025-08-08)
- PD-(L)1/VEGF之后,双抗BD的新王牌藏在哪? (2025-08-08)
- 辉瑞2025H1:ADC产品销售收入15亿美元,还有130亿美元BD弹药 (2025-08-08)
- Nature Methods:从“我猜”到“我证”的进化——当AI学会主动查资料,我们离“可信科研伙伴”更近一步 (2025-08-08)
- Science:解码“冬眠超能力”!下丘脑中的远古基因开关,或将改写人类代谢的未来 (2025-08-08)
- 专家报告派特灵新进展 2025妇产科医师大会聚焦中医药创新 (2025-08-07)
- Nature:免疫系统不认“脸”,只认“伤”?“细胞破损”才是拉响过敏警报的通用语言 (2025-08-07)
- 陆军军医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头条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