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子课题:范 上海科技大学等 通过PROTAC靶向降解致癌物NAMPT |
![]() |
来源:生物世界2022-11-04 17336059
这些结果表明,PROTAC靶向降解蛋白质NAMPT具有有益的效果和可行性,可以达到传统酶抑制剂无法达到的效果。
ProTAC(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技术,通过将E3泛素连接酶与靶蛋白连接,导致靶蛋白泛素化修饰,被蛋白酶体分解成肽和氨基酸。目标蛋白降解后,PROTAC会被释放出来重新利用,继续破坏目标蛋白。
与其他药物和疗法相比,PROTAC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如其广泛的组织分布和口服给药。与其他疗法(如细胞疗法、抗体药物等)相比。),PROTAC的制作工艺更简单;与小分子药物相比,PROTAC可以靶向更多小分子药物不能靶向的靶点,产生更好的效果。
自2001年耶鲁大学Craig Crews教授首次报道PROTAC技术以来,该领域发展迅速。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界和工业界已经开发了数以千计的PROTAC分子。近年来,针对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等靶点的PROTAC分子开始进入临床开发阶段。PROTAC是最具潜力和突破性的药物研发技术之一。
上海科技大学范、蒋彪、彪新生物等人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目是:在细胞化学生物学中通过协议介导的降解处理nampt的酶非依赖性促瘤功能。
本研究开发了两种靶向烟酰胺磷酸转移酶(NAMPT)的PROTAC分子,能够高效降解NAMPT蛋白,从而有效杀伤血液肿瘤细胞,在临床试验中效果优于NAMPT抑制剂FK866。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作为一种重要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广泛参与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如糖酵解、氧化磷酸化、脂肪酸氧化等。它还作为辅助底物在信号转导中发挥多种作用,包括DNA损伤修复和蛋白质脱乙酰化。
烟酰胺磷酸转移酶(NAMPT)是哺乳动物NAD补救合成途径中催化烟酰胺(NAM)合成烟酰胺单核苷酸(NMN,NAD的前体)的限速酶。NAMPT有两种形式,即细胞内NAMPT(iNAMPT)和细胞外NAMPT(eNAMPT)。
大量文献证明NAMPT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去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肿瘤细胞中NAD和ATP分解代谢的增加,肿瘤细胞对iNAMPT抑制比正常细胞更敏感。然而,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星形细胞瘤、骨髓瘤、口腔癌、子宫内膜癌、肝细胞癌等)中。),血浆eNAMPT水平升高,因此认为eNAMPT是一种致癌因素。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iNAMPT和eNAMPT的靶向策略,这是传统酶抑制剂难以实现的。PROTAC技术带来新希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开发了两种高选择性的PROTAC,它们可以依靠E3连接酶Cereblon来促进NAMPT的降解。这两种PROTAC药物对血液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优于临床候选药物fk 866(NAMPT的酶抑制剂)。
这些结果表明,PROTAC靶向降解蛋白质NAMPT具有有益的效果和可行性,可以达到传统酶抑制剂无法达到的效果。
近年来,PROTAC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应用范围广、选择性高、针对传统非药物靶标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分子量大、分子刚性强导致口服吸收差。而本研究开发的两种PROTAC分子(PROTAC-11和PROTAC-12),尤其是PROTAC-12,通过合理的设计,克服了这些缺点,在大鼠药代动力学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口服吸收利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PNAS:免疫疗法新突破!NOD2基因变异助力癌症治疗 (2025-08-06)
- 《自然· 医学》:按照膳食指南吃可能还不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即使遵照指南要求吃饭,多吃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重 (2025-08-06)
- 施一公团队发表最新PNAS论文 (2025-08-06)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