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发现了一种选择性兴奋SaClpP的新抗生素 |
![]() |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2022-11-21 18336031
ClpP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ATP依赖性丝氨酸水解酶,负责调节蛋白质稳态。在生理条件下,ClpP可以通过与伴侣蛋白(如ClpX)形成clxp复合物来水解酪蛋白。小分子激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
ClpP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ATP依赖性丝氨酸水解酶,负责调节蛋白质稳态。在生理条件下,ClpP可以通过与伴侣蛋白(如ClpX)形成clxp复合物来水解酪蛋白。小分子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ClpP异常降解的关键蛋白(SaClpP),是一种新发现的策略。人ClpP (HsClpP)的异常激活可引起线粒体蛋白稳态紊乱,从而产生细胞毒性。因此,靶向激活SaClpP的理想抗生素研究必须完全避免干扰线粒体HsClpP。然而,还没有选择性SaClpP激动剂的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杨研究组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物种特异性激活剂进行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Wnt信号通路抑制剂ICG-001可以刺激两种ClpP的酶活性。通过优化ICG-001的结构,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的骨架ClpP激动剂ZG111(细胞化学生物学,2022,29,1396)。根据构效关系,得到了ZG111的衍生物ZG180,它显著提高了两种ClpP的激动活性。研究人员通过分析ZG180结合SaClpP和HsClpP的复合晶体,并比较SaClpP和HsClpP的蛋白质序列,发现HsClpP的91异亮氨酸和146色氨酸在ZG180的SaClpP结合口袋中的同源位置在空间上有很大差异。基于结构差异,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手性甲基取代进一步设计了ZG180,得到(R)-和(S)-ZG197。生化实验表明(R)-和(S)-ZG197能选择性结合并激活SaClpP,但对HsClpP无明显的激活活性。因此,本研究试图解释(R)-和(S)-ZG197的选择机制。发现(S)-ZG197对SaClpPI91W突变体的作用减弱,而针对HsClpP的W146A突变增加了(R)-ZG197的活性。HsClpP中有一个很长的c端基序,但SaClpP等原核生物的ClpP中缺少这个序列。(R)-ZG197的活性在去除C-末端HsClpP后增强,而(R)-和(S)-ZG197的活性通过HsClpPW146A及其与C-末端基序的结合而增强。
在细菌水平上进一步评估了这两种化合物的抗菌效果。发现(R)-和(S)-ZG197能有效抑制临床多重耐药菌。体外杀菌实验也证实了(R)-和(S)-ZG197能在6h内有效去除致病菌。同时,与传统抗生素利福平结合,可杀灭引起慢性感染的持久性细菌。基于斑马鱼和小鼠动物模型,发现(R)-和(S)-ZG19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斑马鱼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小鼠皮肤感染模型中皮肤表面的细菌载量,从而有效抑制MRSA感染。
本研究获得了两种选择性作用于SaClpP而不影响HsClpP的小分子激动剂,揭示了选择性作用的机制,从概念上验证了两个物种间同源性强的ClpP蛋白可以实现选择性激活。此外,这项工作使治疗MRSA感染成为可能,并促进了新的靶抗生素的发现。该研究由国家资助,得到了上海科技大学季全江研究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研究组、上海药物研究所兰研究组、复旦大学甘建华研究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支持。中国科学院杭州高等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研究。
小分子选择性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ClpP抵抗耐药菌感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PNAS:免疫疗法新突破!NOD2基因变异助力癌症治疗 (2025-08-06)
- 《自然· 医学》:按照膳食指南吃可能还不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即使遵照指南要求吃饭,多吃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重 (2025-08-06)
- 施一公团队发表最新PNAS论文 (2025-08-06)
- 致癌代谢物2HG竟是肥胖“隐形推手”?!Nat Metabol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揭秘肥胖发生新机制 (2025-08-05)
- Sci Adv:科学家有望重新训练中性粒细胞来靶向治疗乳腺癌 (2025-08-05)
- 特洛伊木马:复旦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8-05)
- TN: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长期运动可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结构和引流功能,减轻AD病理,并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2025-08-05)
- 柳叶刀:塑料危机——对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健康威胁 (2025-08-05)
-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林浩添/陈崴团队开发AI模型,利用视网膜图像无创诊断慢性肾病 (2025-08-05)
- 四部分脱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2025-08-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