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全球首个咖啡对心脏急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出炉!与不喝咖啡相比,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房性早搏次数没有变化,但室性早搏可能增多 |
![]() |
NEJM:全球首个咖啡对心脏急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出炉!与不喝咖啡相比,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房性早搏次数没有变化,但室性早搏可能增多
来源:奇点糕 2023-04-11 11:28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Gregory M. Marcus和他的同事们在一项采用随机交叉设计的前瞻性试验中,通过佩戴式传感器记录了两周内100名参与者饮用咖啡当天的健康状况。咖啡续命,可是有些人在喝完咖啡后除了获得了人间清醒,还会立刻获得一些附加效果。比如对于咱来说,咖啡更是种排便神器。而对于咱另一位朋友来说,是一边儿天天把 喝完咖啡感觉我要心悸得人没了,我再也不喝啦 挂在嘴边,一边儿 嘿,我想要一杯生耶拿铁,加冰 。
喝咖啡后感到心慌慌,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甚至有研究告诫人们,避免喝咖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1,2]。可也有38万人、随访4.5年的队列研究确切表明,每天喝咖啡与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上升无关[3]。到目前为止,咖啡没有被定罪但也非清白,辩论双方各有说辞,而且相关研究都把眼睛盯在喝咖啡的慢性长期效应上,缺乏关于咖啡对心脏健康的急性影响的随机试验。
近日,NEJ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补充上了这块证词的空白,再度为咖啡发声。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Gregory M. Marcus和他的同事们在一项采用随机交叉设计的前瞻性试验中,通过佩戴式传感器记录了两周内100名参与者饮用咖啡当天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喝不喝咖啡对当天房性早搏次数没有影响。不过与不喝咖啡相比,喝咖啡会导致室性早搏次数增加,且睡眠时间更短,但走的步数更多[4]。
论文首页截图
在这项CRAVE(Coffee and Real-time Atrial and Ventricular Ectopy)试验中,Gregory M. Marcus等人共纳入100名年龄在20-70岁之间的健康参与者,平均年龄39岁,女性占51%,没有房颤或心力衰竭病史。这些参与者在平时有不同程度的咖啡饮用习惯,从每月1份到每天4-5份,大多数人为每天饮用一份咖啡(1杯8盎司咖啡或2杯1盎司浓缩咖啡)。
CRAVE试验长达14天。在这两周内,为避免累积效应给结果造成影响,研究者们以2天为单位分别设置了咖啡日 无咖啡日和无咖啡日 咖啡日,并通过短信形式在前一天晚上随机给参与者发送通知,以保证参与者最多也就连续2天都在喝咖啡,而且还与自身形成对照。通过使用可穿戴传感器,研究者们获取每位参与者每天的心脏异位搏动(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等)、步数、睡眠时间、血糖水平等健康状况。
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者有没有喝咖啡,房性早搏次数相近,而室性早搏有显著差异。
在咖啡日和无咖啡日,参与者的平均每日房性早搏次数分别为58次和53次(率比,1.09;95%CI,0.98-1.20;P=0.10),每日室性早搏次数分别为154次和102次(率比,1.51;95%CI,1.18-1.94)。
在咖啡日和无咖啡日,参与者的每日非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次数、室性心动过速次数也无差异,分别为0.17次 vs 0.2次、0.01 vs 0.01次。
参与者在咖啡日和无咖啡日的心脏健康状况
与不喝咖啡相比,喝咖啡的人当天得多走1000步,少睡半小时。
喝咖啡时平均每天能走10646步、睡觉时长397分分钟,而不喝咖啡时平均每天走9665步、睡觉时长432分钟。(平均差,1058;95%CI,441-1675)(平均差,36;95%CI,25-47)。
每位参与者的在咖啡日和无咖啡日的平均睡眠时间
未观察到喝咖啡与不喝咖啡的人血糖水平有什么区别,平均每日血糖水平分别为95mg/dL和96mg/dL(平均差,-0.41;95% CI,-5.42至4.60)。
另外,咖啡多喝或少喝,与房性早搏次数增加、血糖水平提升都无关,但喝得越多与室性早搏次数增加相关,且与每天走路步数增加、睡眠时间减少相关。
不仅如此,研究者们还考虑到了遗传因素对这些结果的影响。
人体代谢咖啡因的能力由相关基因所决定,已有研究表明,咖啡因代谢慢的基因型与喝咖啡导致肾损伤、心肌梗塞等相关[5]。在这里,研究者们发现,参与者的咖啡饮用量与这些基因异质性无关,不过,具有咖啡因快代谢基因型的参与者在喝咖啡时会出现更多次数的室性早搏,而具有咖啡因慢代谢基因型的参与者在喝咖啡后睡眠时长缩减得更多。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Q1畅销药TOP10 (2025-05-15)
- 《细胞》:破解CAR (2025-05-15)
- 诺华创新药物信倍立®(盐酸阿思尼布片)在华获批,开启慢粒STAMP精准靶向治疗新时代 (2025-05-15)
- 专访沃森克里克集团董事长:聚焦细胞存储,稳健布局生物科技蓝图 (2025-05-15)
- 上海六院心血管内科首次采用新一代高功率射频消融导管QDOT开展房颤消融术 (2025-05-15)
- Nature:海马体中的多巴胺信号或能作为机体情绪决策的“导航仪” (2025-05-14)
- Nature Genetics:告别“批量”模糊——首个大规模单细胞研究,解码胶质母细胞瘤纵向演变的“个体差异”与“普遍规律” (2025-05-14)
- Nat Immunol:科学家绘制出机体免疫细胞“地图”,有望解锁抵抗疾病的密码 (2025-05-14)
- 司美格鲁肽被无情碾压!替尔泊肽在头对头比较中,显示出更好的减重和减腰围效果 (2025-05-14)
- 晚婚晚育或是因为智商高?!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个体虽更早进入青春期,但更倾向于晚婚晚育 (2025-05-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