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脑内特征性金属沉积模式 |
![]() |
来源:网络 2024-07-02 09:19
该研究通过超高场强磁共振技术结合磁敏感序列,发现“苍白球裂隙征”对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涛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Neurology》发表题为 Distinctive Pattern of Metal Deposition in Neurologic Wilson Disease: Insights from 7T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的论文。该研究通过7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索神经型(NWD)患者脑内金属沉积特征,提出了 苍白球裂隙征(Hyperintense globus pallidus rim sign) 这一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NWD新型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揭示了NWD患者豆状核特征性的金属沉积模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苏东宁博士、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智瑾和张喆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涛教授(末位通讯)、荆京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王晓平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Neurologic Wilson Disease,NW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早期至关重要,有望避免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然而,目前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延迟诊断仍然常见,主要原因在于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缺乏敏感性、特异性高的诊断标记物。既往磁敏感成像研究发现NWD患者皮层下核团金属沉积显著增多,提示可能存在特征性的金属沉积模式。该研究应用7T SWI识别NWD中特征性的金属沉积模式,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和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
该研究纳入41例NWD患者、31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WD(nNWD)患者、22例单等位ATP7B突变携带者及41名健康对照者,同时纳入15例早发型(EOPD),15例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15例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15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12例脑组织铁沉积神经变性病(NBIA)患者,进行7T SWI图像采集,在NWD患者中首次发现了苍白球外侧缘的线性条带状高信号,命名为 苍白球裂隙征 (图1A)。半定量化量表评估的苍白球裂隙征严重程度与NWD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41例NWD患者中,有38例存在苍白球裂隙征,而苍白球裂隙征在全部其他疾病组、单等位ATP7B突变携带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均为阴性(图1B)。苍白球裂隙征区分NWD和健康对照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100%。进一步对NWD、MSA-P、MSA-C、PSP患者进行豆状核主成分分析,发现NWD患者苍白球外侧部和壳核内侧部的定量磁敏感图(QSM)值较HC升高,提示NWD患者存在豆状核特征性金属沉积模式(图1C)。
该研究通过超高场强磁共振技术结合磁敏感序列,发现 苍白球裂隙征 对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它与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底节特殊的金属沉积模式有关,可作为神经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一种新型神经影像学标志物,有望纳入该病的诊断体系,为该病的早诊早治提供客观指标。
图 (A) 苍白球裂隙征 示意图;(B)典型NWD患者、nNW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基底节区7T SWI轴位图像, 苍白球裂隙征 仅见于NWD患者;(C)豆状核QSM主成分分析
该研究受国家(82271459、82071422)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12031)等项目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ence:人类神经元的“编程”——从干细胞到多样化神经元的突破! (2025-07-14)
- 双剑合璧抗肺癌!浙大团队开发高效低毒肺癌联合疗法 (2025-07-14)
- Cell:个性化抗癌疫苗的“升级版”,有望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7-14)
- Cell:郭国骥团队开发女娲系列模型破译脊椎动物基因组天书 (2025-07-14)
- 后羿射日!南方科技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子刊封面 (2025-07-14)
- 《科学》重磅:分子胶靶点数量大提升!靶向疾病蛋白的新方式找到了 (2025-07-13)
- Cell:多佐剂新抗原疫苗,在癌症患者中激发强效免疫 (2025-07-12)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