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丨谭蔚泓、韩达合作解密sgc8c DNA适体的复杂三维结构和功能优化 |
核酸的三维结构和构象动态对其发挥精密的生物功能至关重要。核酸适体通过折叠成特定的三维结构实现对蛋白和小分子等标靶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识别。靶向膜蛋白的核酸适体在疾病检测和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常,利用冷冻电镜、X射线晶体衍射和核磁共振(NMR)技术测定蛋白-核酸适体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是研究适体识别机制和功能优化的最直接策略。然而,对于具有较大构象动态性的蛋白和核酸适体,往往不易获取准确的复合物结构信息。
生物大分子结构预测模型如AlphaFold 3、RoseTTAFoldNA等在RNA、RNA-蛋白复合物结构预测性能上有所提升,但对DNA复杂三维结构预测表现欠佳。这是因为相较于RNA,DNA形成长程三级相互作用(long-range tertiary interactions)的能力较弱,导致Protein Data Bank(PDB)数据库中DNA复杂三维结构的数量极少。因此,如何在缺乏复合物结构信息的情况下研究重要DNA适体的识别机制和功能优化,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分析PDB数据库中蛋白-DNA适体复合物结构,作者发现DNA适体通常以碱基配对区域作为 支架 以维持三维空间折叠,而利用非稳定配对区域的核苷酸作为结合位点。若与蛋白作用仅引起核酸适体在其结合位点或附近发生局部构象变化,而不破环原本的三维折叠,即可通过监测NMR化学位移扰动(CSPs)来探测核酸适体的结合位点,从而指导其功能优化。该思路也被Bhattacharya等人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定向进化(Nature, 2022, 610, 389)。在此基础上,仅解析核酸适体的三维结构则是有意义的。Borggrafe等人利用NMR实验捕捉碱基配对信息以更好地约束构象动态性较高的区域,从而成功解析10-23 DNAzyme的溶液结构(Nature, 2022, 601, 144)。这些展现出NMR技术在研究生物大分子互作、功能核酸结构和定向进化方面的巨大优势。
受上述启发,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谭蔚泓院士/韩达研究员/郭沛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NMR技术思路,在无需获取蛋白-核酸适体复合物结构的条件下探索核酸适体的结合机制和功能优化,相关工作以Structure-based investigation of a DNA aptamer targeting PTK7 reveals an intricate 3D fold guiding functional optimization为题发表在PNAS上。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基石药业PD (2024-12-26)
- JAMA Neurol:常用的心脏病药物或能减缓亨廷顿氏症患者的疾病进展 (2024-12-26)
- Cancer Cell:揭示HPV和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让高度突变的正常皮肤保持健康 (2024-12-26)
- Gut:揭示肝纤维化发生的新型机制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个体化靶向性疗法 (2024-12-26)
- Cell:AI时代的蛋白质从头设计 (2024-12-26)
- Cell:通过开发出仅针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化学遗传学系统,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基因疗法有望成为可能 (2024-12-26)
- JEM:新型组合性疗法有望治疗人类转移性卵巢癌 (2024-12-26)
- 最新研究显示,含糖饮料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偶尔吃点甜食没关系 (2024-12-25)
- Nature Methods:西湖大学章永登团队等开发4Pi (2024-12-25)
- 默沙东四面出击 (2024-12-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