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动脉网未来医疗100强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未来医疗100强榜推出百强企业成长性报告。在2025年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召开之际,再次推出《2025未来医疗100强企业成长性分析报告》,全面分析中国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榜TOP100、中国创新医药与生物制品榜TOP100、中国医疗与健康创新服务榜TOP100、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链服务榜TOP100四大主榜企业相关数据。我们期望借助于对每年未来医疗100强榜上榜企业的多维分析,总结企业成长规律和产业变化趋势,为医疗健康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参考借鉴。

image.png

本届4张主榜单,共计400家企业上榜,总估值约为1.14万亿元,总平均估值同比下降约9.9%。和历届榜单情况类似,85%的上榜企业估值集中于10-60亿元区间,构成大健康产业非上市公司主要群体。另外,共有11家企业估值突破百亿,2家企业估值在200亿元以上,估值排名TOP10企业估值均值达144.47亿元。

北京、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持续蝉联上榜企业驻地排名TOP2。产业集群已成区域发展新引擎,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经济区仍为大健康企业成长沃土。深圳、杭州为大健康企业驻地第二梯队,广州、苏州为大健康企业驻地第三梯队。以成都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圈大健康产业正在快速崛起,为医疗健康企业西部聚集高地。

上榜企业融资轮次整体较去年更靠后,多处于B轮、C轮系列。其中,B轮系列企业数量最多,达到133家,其次是C轮系列企业,共有97家。值得关注的是,与去年不同的是,A轮系列反超D轮及以后的上榜企业数量成为第三。说明即便投资整体遇冷,技术平台、产品过硬,且具备商业化前景的初创企业依然具有竞争力。

共有14家独角兽企业,另有5家独角兽估值企业。78.57%的独角兽(估值)企业融资轮次在C轮及以后,蝉联去年和今年的独角兽(估值)企业多分布医学影像、AI药物研发、细胞基因治疗、专科连锁医院、研发制造外包领域。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上榜企业最多,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最多。深圳在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上榜企业数量和第一名差距缩小;苏州在创新医药与生物制品领域上榜企业数量排名第二、连续平均估值最高;杭州上榜企业总数排名第三,发展较均衡。

创新器械与智能制造上榜企业融资轮次最靠后,总估值较去年有所增加,彰显了行业韧性。上榜企业多集中在影像和治疗设备、心高值耗材、手术机器人、IVD等热门赛道,同时,热门大赛道中的细分蓝海赛道受到关注。

创新医药和生物制品榜单企业变化最大。当前国内医药产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带来新增长点的同时,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本届创新医药与生物制品榜上榜企业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率先出海的中国创新医药企业开始崭露头角,但在估值方面则持续保持谨慎。

创新药研发领域资本市场的冷静最直接影响到供应链行业。但总体而言,上游供应链项目依然具有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投资周期相对较短、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市场空间可观等特点。

《2025未来医疗100强企业成长性报告》结构如下: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